中国报道讯(记者张洪祯 实习记者孙嘉欣 刘瑞雪)张炎庆,又名张延庆,子中淼。1946年生于河南临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画师,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曾任毛泽东卫士。
张炎庆老先生在书法方面很有天赋,三年级时他就能写出对子,无论什么字,一看就会写,连老师都觉得惊讶。1965年12月张炎庆应征入伍到北京卫戍区某部新兵连,于1966年元月作为从3000名新兵中挑选出来的30名精英进入到了中南海的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担负起保卫毛泽东的使命。毛泽东、周恩来、陈毅、李先念、汪东兴都看过他写的字,周恩来总理对他的字赞赏有加。于是中南海的红墙成为了他施展拳脚的地方,毛主席大部分的语录经由他手记录在墙上,就连首长的检查也是由他写成大字报的。文革期间,和中国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元首如阿尔巴尼亚的恩威尔、霍查,越南的胡志明、范文同、武元甲,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朝鲜的金日成,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和宾努首相,都收藏了他的作品。他的字写得如此好,却并不是因花了很多时间在练习上。他会常看那些字的字体,看了就会印在脑子里,写出来就有了神韵,这样的天赋是不可多得的。
张炎庆老先生是一个很有水平的人。他属于传统型功深书法家,有着自己的人生信条,那就是‘一切都要靠水平说话’!中国历史上最开始出现几种字体经过一段时间演变,确定为五种字体,隶、篆,楷、行、草,这五种字体他都能挥洒自如。他以历史大家的书法作为标准,临摹的各代名家名作足可以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那些古旧的不算清晰的名帖,经由他临摹写在白纸上,仿佛一下子就清晰生动了起来。不止临摹得像,他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写字风格,对于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非常较真,作品更是精益求精。
鉴于他在书法方面相当高的造诣,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都邀请他为学生们讲课。上海世博会期间的高峰论坛,联合国协调局局长单独邀请张炎庆为参加高峰论坛的外国政要写赠墨宝。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也通过国家有关机构专门找到张炎庆题字,作品就挂在驻美国大使馆。2008年奥运会,应国家体委邀请,他还为奥运冠军亲笔题过字。并且2013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活动开始,他就被推举成组委会名誉主席。直至今年诞辰之际,为纪念毛泽东,年逾古稀的他仍躬身在案前,认认真真的写出近八米的横幅——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活在全国人民心中。
张炎庆老先生一直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在离开中南海之后,他本可以借着名气发迹。社会人士争先邀请他,可他从来都只出席有意义的活动,那些无聊的活动他都一口回绝。这正是因为他严于律己的个性,生怕自己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到主席的形象。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他为人低调谦逊,爱憎分明。曾有外地老板坦言要他送三幅字,直言不讳的讲自己富有,之后一定会买他的作品。张炎庆老先生顿觉得受到了侮辱,当着人的面就将字画撕了粉碎。
老先生说,“当初造字时就是以人的形象作为参考,‘字如其人’也便由此而来。所以对于写字的人来说,人品和个性格外重要,要正气端庄,才能赋予字体这样的气势,思想同样会影响笔下的文字。”对此,他还举了个例子来说明。明末清初同为浪漫书风的代表人物,王铎和傅山。清军入关后,傅山选择隐居山林,王铎拜官入朝,书法风格也就有了强烈的对比。相比于闲云野鹤的傅山字里行间中的超然和洒脱,王铎身为贰臣处处受制,文字中也就多了一分沉郁和内敛。张老先生的字大气磅礴,潇洒有力,行文流畅,即使在外人看来也顿觉心胸开阔。他真正做到了人如其字,字如其人。
张炎庆老先生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的人。对于书法,他总有道不完的话。讲到现今的流行书法,老先生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那些单纯为了创新改革,就另辟蹊径打破传统,打破均衡,追捧‘丑就是美,越丑越美’的流行书风,已经影响到了良好的书法风气!难道为了走向世界,就需得演变成‘丑书’,就要将传统摒弃?他强调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汉字形成了中国的独有艺术。就算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电脑普及,打字代替手写,却依旧无法撼动书法的地位。
张炎庆认为这种传统文化,我们有责任继承传播发扬下去。所以他开办了书法班,盼望更多的孩子能够提早接触到这门有魅力的中国独有文化艺术。这样的书法家,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责任编辑:洪祯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