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我国面临经济数字化人才转型:未来“技术+管理”人才将难求

发布时间:2017-11-26 09:13:5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 (记者张洪祯   采编王莹)北京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的数字转型:人才与就业》报告中,指出在全球数字经济进入加速创新和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迈入了从需求端向供给端扩展的新阶段,数字经济的发展重心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明显,“技术+管理”人才一将难求。


       

从“移动互联时代”跨越到“智能时代”,数字技术不仅推进着各产业的更迭,也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中国的数字人才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样的人才最稀缺?针对这些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领英国际工程团队负责人兼领英中国代理总裁曾志恒先生表示:从 2014 年进入中国到现在,近 4 年的时间里,领英平台已拥有超过 3600 万中国用户;我们与清华大学合作,从数据库中筛选出约 72 万数字人才,研究他们的职业轨迹。而大数据、深度分析等领域的人才只占了 5%,他们的职业履历、技能、人脉都交织在属于中国的经济图谱中;领英正在一步步挖掘这张经济图谱所蕴含的价值;于是,也就有了今天的《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人才与就业》报告。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国也面临着结构性的人才失衡——中低端人才的“产能过剩”,而专业技能人才、创新技术人才和中高端人才“供给不足”。


       目前中国85%以上的数字人才分布在产品研发类,而深度分析、先进制造、数字营销等职能的人才加起来只有不到5%。虽然当前网络上关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闻和信息铺天盖地,但从数字人才的分析来看,大数据分析、先进制造、数字营销等新兴技术相关职能的数字人才存在较大缺口,新兴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滞后和不足。
      中国对数字人才的需求最多的职位主要集中在ICT基础产业的研发和运营部门,岗位集中在中层职位,同时对入职门槛低的职位需求逐渐下降。

 

就不同城市来看,由于ICT产业的迅猛发展,北京对数据分析师和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在上海,电子商务专员类岗位的需求在逐年上升;在文娱产业发达的成都,用户体验设计人才的需求逐渐上升;与苏州的经济战略定位相符,其数字人才很大比例集中在制造业,且一直维持较高需求。整体来看,虽然编程技能和数据分析技能需求占据主导,然而随着数字产业走向成熟,企业除了强调编程技能,也逐步更加看重人才的技术、管理和领导力等综合技能。
       对于加强培养培育技术管理型人才,清华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陈煜波教授建议道:“通过对数字人才的深入洞察,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对我国总体和各地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更清晰的了解和定位。政府部门对数字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将更具有针对性,以需求为导向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吸引和留住数字人才需要从产业基础和创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着手,各地应通过打造产业优势、营销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多方位的保障性条件来吸引数字人才。”

责任编辑:洪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