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张洪祯 实习记者刘碧霞 通讯员徐晓辉)穿过午后温柔的阳光,罗艳玲女士带着温暖的笑容,轻轻推开门走进约好的采访房间,她笑得很灿烂,眼角眉梢全是善意,望之可亲,总感觉像开在心里的花儿绽放到了脸上,再加上那种无处不在的温厚,是一种没有攻击性的美。
而作为北京嘉合兴瑞服装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她雷厉风行,决策果断,干练洒脱。她常自谦为“业内新手”,却带领璞惟特成功突破服饰行业“围城”,通过转型升级实现销售额的连年上扬,书写了个性化高端定制品牌的新篇章。她为璞惟特带来的不只是业绩与赞许,更有来自高级服饰行业灵魂深处的自我救赎与革新。璞惟特在今年被希典民生集团收购,成为希典集团的一个子公司,计划在未来3个月开启北京璞惟特旗舰店,并做标准化样板店,开启连锁会员加盟店。“我们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开展100家定制店,遍布全国一线二线城。”罗艳玲自信满满地说道。
罗艳玲总经理(左)在和员工查看面料(记者摄)
一隅、一楼,寥寥数十人的团队,或许当时谁都未曾想过,短短几年之后,璞惟特能够成功加入知名企业,成为中国服饰业的翘楚。在品牌运营之初,从普通的上班族转变为公司老板和企业法人,罗艳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个跳跃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大的,是需要勇气的,但是作为老板,我一定要勇敢,而且往往是最勇敢的,即使知道前面有坑,也要跳过去。”抱着“一定要让品牌生存、发展壮大下去”的决心,她事事亲力亲为,思考来自方方面面的问题。有时候由于时间紧凑,前一天晚上她通宵加班准备店面陈列、铺货、理货等事务,而第二天还要照常上班。品牌初建立时,面临着公司缺少客户来源,每天要承担房租、薪资等高额开支,运作资金紧张等多重挑战。罗艳玲积极接触各类行业,试图在其中找到可以合作的点,一方面调研特定消费者的需求,一方面更加明晰公司的战略目标及定位。由于频繁的外出活动,她经常穿着高跟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磨破脚后跟早已成了家常便饭,她不得不随身准备两双鞋,一双平底鞋,在路上穿;一双高跟鞋,在活动现场穿。
由于缺乏公司运营和管理经验,罗艳玲在创业的同时申请了清华大学以及北京大学中企业管理的课程。工作和学习几乎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但她却感觉 “甘之如饴”,随后她又继续在北京大学进行相关的学习深造。“这些学习给我带来了全面的提升,不仅是自己的企业管理水平,更多的是胸怀、眼界、格局层面的提升。通过与同学的交流,了解不同行业的运作方式,都会从中找到灵感与启发。”
现在重提那段艰难奋斗的过往,她娓娓道来,平淡而自然,“我深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最后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罗艳玲说道。璞惟特品牌在历经第一年的艰辛发展之后,收获了近200个会员,在接下来的2年中,无论是会员人数还是业务量都有跨越性的增长。
罗艳玲总经理(右)和设计人员研究设计方案(记者摄)
企业经营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过去的几年,传统服饰零售业切实体会到了“黄金时代不再”。不过,也正因为传统服饰业“寒冬”的到来,很多企业开始正视互联网时代用户习惯的变革,思考转型之路,璞惟特也不例外。
“如果碰到姚明的话,我不会跟他比高的。”罗艳玲很清楚自己和璞惟特的优势在哪里。正如同她在2017助推 “一带一路”构建世界自由贸易共同发展高峰论坛上传递的信息,在世界市场的语境下,服饰业需要更加充满“智慧”。在璞惟特私人订制,对待西装就像是在打磨一件艺术品,力求精工细作,每一件西装都要以最完美的状态展示给客人,再加上完善周到的后续服务,力求为每一个客户带来完美的穿着体验。“我们重视任何一个微小细节,举个例子来说,高级定制的西装都是手工锁眼的,这个环节也是最考验师傅功底的,跟刺绣工艺一样,每一针都要力求完美。”罗艳玲介绍道。
在转型的过程中,由罗艳玲主导促成的璞惟特品牌加入希典民生集团旗下,无疑是璞惟特品牌在新形势下扭转传统销售态势的一大举措。希典民生集团特有的“自有品牌+世界市场”为核心竞争力的经营模式正是璞惟特急需借鉴的品质,同时为璞惟特提供了成熟的市场平台和买手制体系。“我相信璞惟特私人定制品牌在希典民生集团强有力后盾的支持下,会一直发展壮大下去。”罗艳玲说道。
工作室里摆放着各种定制服装(记者摄)
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功,离不开罗艳玲对职业生涯的清晰规划。她把自己事业规划分三个阶段:30~40岁之间,作为财富积累阶段,专心做事业;40~50岁时,除了做事业以外,尝试做一些慈善;50岁以后,当阅历和财富都积累到一定程度,她希望可以专心做慈善,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我一直觉得如果人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我的人生责任中,母亲是第一重要的,她为我付出了太多,也牺牲了太多,把她的生活安排妥当对我来讲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我的孩子,会给他好的教育,但不会给他太多的物质。除此之外我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因为人就是一个躯壳,身体和财富都不是自己的,希望当自己走过人生之路后,能留下值得回味的精神财富。只有精神财富才是可以传承的,精神财富中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从中获得的成就感、荣誉感、以及被信任的幸福感是无与伦比的。” 她说话时不徐不疾,但又简明扼要,无一赘言,所及之处总会透出善良与开阔,对事物的解读方式总是充满正能量和智慧。
而谈及“与人交往”时,她始终认为“社会就是一面镜子,你给它什么,它就会反馈给你什么,当你看到的都是负面的、不好的东西,你感召的也是负向的,不好的。当你的心灵里装载的是美好,那么你看见的也是美好,你给予别人的是善意,收到的也一定是善意。在与亲人、同事之间相处的过程中都是一样的,要保持谦虚、尊重的态度,尽量不要制造压力,这样大家相处起来都会舒服,大家才会充满凝聚力,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每个人的头顶都是有光圈的,当人的能量、磁场都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就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无论是从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
内心如面料般柔软,信念如磐石般坚硬。她,一直在前进。
责任编辑:洪祯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