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洪祯 尹多多 报道 通讯员 王冠军 童祖静)4月25日,是“南京路上好八连”授称命名60周年纪念日。
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授予上海警备区某部三营八连“南京路上好八连”荣誉称号,毛主席为连队写下光辉诗篇《八连颂》,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将连队的故事传遍中国,如今已经整整60年。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光阴荏苒,本色永恒。一个甲子时光里,“南京路上好八连”(现为第72集团军某旅三营八连)几度更换营区、几经任务转换、几番改革重塑,始终保持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全面建设不断取得新跨越,在人民军队行列中挺立起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八连官兵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成功经受住两场“时代大考”的考验——1949年,八连先辈解放上海后,面对“香风毒雾”侵袭,先辈们身居闹市、一尘不染,代表党在上海站稳了脚跟;2017年,面对转型成特种作战分队的巨大挑战,大家敢于从零起步、浴火重生,多次圆满完成实兵演习等重大任务,实现了从“霓虹哨兵”到“特战尖兵”的转型跨越。
时代大考,首先考验的就是忠诚。对八连官兵来说,最大的忠诚是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行动自觉。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八连官兵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检验车辆性能、检查战备物资;无人智能侦察课目成为训练“新宠”,实现了从“苦身子”向“强脑子”的转变;海军、空军、火箭军,联合作战理念深入人心……
春风化雨般的理论熏陶,让八连官兵看待问题的眼光和视野不一样,认识问题的层次和高度不一样,处理问题的胸襟和见解不一样。
转型,蜕变!从那时起,八连再一次卸下荣光,踏上了浴火重生之旅。因为有憾,所以埋头苦干;因为有梦,所以风雨兼程。不做到一流就是对连队的抹黑,他们绝不做荣誉的守成者!如果说比武场是技能与体能的较量,演习场则是对实战能力的全面检验。去年盛夏,一场实战化演习轰然打响。作为这场行动的主角,八连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作为联合体系支撑下的精兵利刃,八连这一次不仅需要完成超负荷的长距离渗透,更肩负探索多兵种联合指挥模式、新型作战样式重要任务。
演习过程中,八连官兵连续4天3夜作战,成功实施了空对地精准狙击、战场撤离、水下长距离渗透等战法打法,遂行了特种斩首、引导打击、要点夺控等战斗任务。从“霓虹哨兵”到“霹雳尖兵”,转型以来,八连在多个比武赛场和演训战场绽放异彩。
一点一滴的细节,培养了连队官兵过硬的纪律意识,也铸就了连队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八连坚持讲团结不丢原则、讲感情不丢纪律,始终做到时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确保官兵思想行为不失控。
进入新时代,八连进一步明确会议的七种时机,使得全连官兵时时谦虚谨慎、连队始终正气充盈。这些年,连队在选晋军士、发展党员、立功受奖等敏感事项上,没破一点儿规矩。良好的纪律意识培养了八连官兵令行禁止的过硬作风。
每年,都有老人和学生,感谢八连这些年来的帮助,表示要向八连、向解放军学习,年纪小的学生都说长大后要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每月10日、20日走上南京路为民服务,是八连坚持了41年的好传统。理发、补鞋、量血压……41年过去,官兵们还在坚持着这些为民服务的“小事”。随着时代变迁,八连为民服务的内涵也在不断延展。
在实践发展中,八连党支部深刻认识到,对军队来说,精武强能是为民服务的最强本领。为此,他们及时引导官兵紧盯特战转型、苦练打赢本领。
连队常态开展“做为民标兵、当打赢先锋”实践活动,号召全连官兵“用能力让民心安、用打赢为民服务”。
责任编辑:尹多多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