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湖南湘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耄耋党员夫妇“史”终如一

发布时间:2023-03-15 17:34:2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张洪祯 程何乐 张立 报道 通讯员 周向荣 孙妍)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月13日,到今年为止已有64年党龄的王崇启正在自家院内思路清晰、声音洪亮的结合党的指导思想及自身经历叙说着党的历史。

当天,湘乡市委党史研究室一行人向王崇启夫妇赠送党史期刊 《今古湘乡》和其他党史书刊,并就老人在村上义务开展的党史宣讲工作进行深入沟通和研讨,足足三个小时的全情投入,王崇启现场即兴为大家带来党史宣讲,他情绪高涨时更配合内容用手比划着自己激动的内心。在他身旁,89岁的爱人王雨桂时不时来“叨扰叨扰”,递来水果、端上茶水,嘴里时不时“配合”着老伴的故事内容说着“干得好、辛苦哩”......

这是湘乡市委党史研究室扎实践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进基层的又一全新举措,该单位充分发挥市委党史联络组、红色文化研究会等离退休老党员余热,组织亲历新旧社会两重天的老同志在城区、乡镇讲党史、领党恩,引领广大群众拥护 “两个确立”,做到 “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其中,王崇启夫妇作为典型代表带领着大批村民踏上学史之路。

“学党史、讲党课,海枯石烂初心不改”

从2021年7月1日开始,王崇启的“党史微课堂”不定期在家里或村部举行,“都围满了!多的时候十来号人呢”新汪村村支书朱小莉说。

在湘乡泉塘镇新汪村两位耄耋老党员王崇启、王雨桂家中,这鲜活、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正生动进行着。

受过旧社会“三座大山”的剥削压迫,亲身感受过日本侵略者的恫吓凶狠,讲到过去的苦难王崇启仍旧难掩激动,“我们一家生活越来越好,都是共产党给带来的,我是共产党员更要学党史、讲党史,多为党为国做贡献”,指着爱人王雨桂说,“我们是同病相怜,她没读过什么书,我是被党解救了,可以学文化了。”

新中国成立后,王崇启凭借自己的聪明好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参加考试,成为当时沐浴在阳光照耀下勤恳工作的人民教师,拥有39年教龄的他干过校长、当过学区主任。

“抓住教书机会,把握课堂教学内容,联系相关课文中提到的党史事件或人物,从时代的变化、农民的翻身这些身边人、身边事出发,讲历史、道故事。”不变的是,91岁高龄的王崇启依然会用教学时的方法普及党史。

“他现在只要一看到跟党史有关的书,就要拿放大镜一遍一遍认真看,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孙子王鹤群笑着说,“只要是我们年轻这辈在他身边的话,他就会让大家讲时政国情听,还经常发表自己的见解。”

“听党话、跟党走,立场坚定始终如一”

建党百年之际,王崇启夫妇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在党内度过的64个春秋里,夫妇俩始终坚持关注政策动向、改革发展,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发挥余热,鼓励儿孙们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前每逢重大节日、我的生日,家里人都要一起‘忆苦思甜’,要把说的落实到行动上,现在我家里就有4名党员,孩子们努力上进,工作认真,思想觉悟高。”

提及思想觉悟,王崇启把这种对党和国家忠诚的信仰贯穿一生,“我老伴年轻的时候当过妇女主任,我就是看中她是党员思想觉悟高才认定的她!”

从革命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到改革开放新时代,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王崇启”“王雨桂”这般的老同志前仆后继地加入到强军建党的浪潮中,他们见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胜利时刻。

湘乡市委党史研究室主要负责人表示,认真落实中央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在主责主业上开拓创新,是我们持续开展的工作,除在常态化征集党史资料的基础上,加大对陈赓故居、黄公略故居、城前支部等红色景点的宣传推介力度,编辑、出版、发行党史期刊《今古湘乡》,发行广泛,覆盖城乡外,还寄送至全国各地的湘乡商会,进一步扩大党史及地方志传播面,并深入挖掘重大历史题材,制作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贯PPT,在城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宣教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程何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