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洪祯 尹多多 报道 通讯员俞礽建 薛小艳)为了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每年陪伴孤寡老人过除夕,是福建省福清市薛建波团队开展的“陪伴孤寡行 爱在春节时”志愿服务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爱心志愿服务,今年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
薛建波从最初的一个人带动一家人,一家人又带动一群人,发挥他作为厨师的优势,为孤寡老人煮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送上春节红包,给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带去浓浓的年味和来自社会的关爱与陪伴。今年的服务更为丰富的是,福清市妇联给每户准备的大鱼和肉,希望给大家带去新年的祝福,增添浓浓的年味。
今年防控疫情全面放开,迎来首个团圆年,薛建波创新项目服务模式,在自家厨房烹制好美食,分餐打包,为团队平时帮助过的十五位视力残疾人送年夜饭,一同送上的还有每人2200元的过年红包。
早上五点天还没亮,薛建波薛凤萍夫妇就准备了新鲜的食材,团队志愿者们围在一起,洗菜的洗菜,包饺子的包饺子,欢声笑语不断。薛建波为“爱”烹制了福清蛏春卷、干煎香菇饺、香芋烂排骨、糖醋命鱼豆、红味香酥鸭、葱油活大虾、兰花烩鲍鱼、酸甜南煎肝、粉丝蒸扇贝、鲜嫩小鱿鱼、香酥小鸡腿、黑米大年糕等15道菜。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15份美食打包好装在保温箱里,10多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为了尽快把热气腾腾的爱心年夜饭送到视力残疾人手中,他们几乎一路奔跑在龙田、江镜、港头的小路,他们的身影成了大街小巷一颗颗最亮的星星。
第一家送到了龙田镇闻读村郑吓华老人手上。郑老人是村里最困难一家,是薛建波团队长期帮助的对象。他已经90多岁了将近失明,他的一个儿子因肺癌去世,其中一个儿媳妇也去多年,留下一个残疾的孙子。郑老人现在家里还有一个智障儿子和一个智障的儿媳靠他照顾。收到爱心年夜饭,这位老父亲脸上笑开了花。学生志愿者还为他送上了鱼和肉,为他贴上春联,送上“福”字帖和串联小灯笼。
第二家是壹级盲人张培。张培的丈夫腿部有残疾行动不方便。前些年的时候,团队帮助他换了新的假肢,现在靠开三轮车拉客,那是他家里主要的收入。她的儿子是她的骄傲,虽然也是双目失明,但通过学习按摩手艺自力更生。她对薛建波说:“以前过年都随便吃点,一家三口有团聚就可以了,这几年,年年吃的是您亲自主厨的年夜饭,真的太有福气了!”
第三家是港头镇王命华的妻子刘桂英,她是壹级视力盲人,虽然已上了年纪是长辈,但是尊称薛建波夫妇为叔叔阿姨,她说:“你们帮了我太多了,这是尊称,不能改。”他们住在一百多年的老房子里,房子外面的鞭炮声已有了浓浓年味,但他们一家紧闭着家门,团队的到来给他们带了年的快乐。
第四家,江镜镇岸兜村陈建光老人。他在40多年前因一次施工发生了爆炸,事故导致他双眼失明成了壹级残疾盲人。陈老人没有房子,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一个人孤零零住到了旧村委会房子里面。见到大家特地为自己送来年夜饭和春节红包,特别的激动,他表示,非亲非故的志愿者们像兄弟姐妹一样关心自己,感觉特别的温暖。
第五家,前张村天生盲人张国宝。张国宝老人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他一直一个人生活。看到老人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志愿者再次送上年夜饭和红包。老人开心地说:“菜蛮多蛮丰富,鱼啊虾啊都有,而且特别香,特别美味。还这么多人来关心看望我,真的很温暖。”
第六家,后地村双目失明的小女孩梦欣,她因为双目失明只能坐在她黑暗的世界里。那一年,她出了车祸,她说她的生命是薛建波叔叔救的,还自己谱曲为薛建波叔叔唱了一首《没有你就没有我的生命》。有一次,团队看望她的时候,她说她有个心愿,就是请薛建波叔叔为养育她的奶奶煮一顿美食。现在,小梦欣愿望实现了,每年都收到来自薛建波叔叔的爱心年夜饭!
据统计,在今年的“陪伴孤寡行 爱在春节时”志愿服务项目中,薛建波团队走访慰问了周边100位孤寡老人,共送上慰问金22万元。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我们,希望天下的老人们都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也祝福老人们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尹多多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