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中国报道金融财经栏目与山东大学(威海)签署实践教学协议

发布时间:2017-06-17 16:55:1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为新闻学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平台  促进新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

《中国报道》金融财经栏目与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达成教学实践合作

山东大学(威海)党工委副书记赵玉璞(张晓涵摄)

中国报道讯:(记者张洪祯  通讯员顾明正)《中国报道》金融财经栏目与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学生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协议16日在山东大学(威海)成功签署,《中国报道》金融财经栏目正式成为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为该院新闻学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提供新闻实训机会,促进新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山东大学(威海)党工委副书记赵玉璞、《中国报道》金融财经栏目主编张洪祯、山东大学(威海)教务处处长闫涛蔚、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张红军、党总支书记于培丽、副院长管恩森、新闻系教师代表张文祥、刘冰和部分学生出席了当天举行的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现场(张晓涵摄)
     签约仪式上,赵玉璞副书记发表了讲话,他对此次校媒合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中国报道》是国内著名的中央媒体,山东大学是百年名校,双方合作是“名媒+名校”式的强强联合,将为新闻学专业学生搭建起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专业训练,对提升我校新闻学教育水平、促进新闻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希望今后双方积极推动各项合作事宜,促进校媒共同发展。

                 《中国报道》金融财经栏目主编张洪祯与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管恩森交换协议文件(张晓涵摄)
    《中国报道》金融财经栏目主编张洪祯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报道》对此次与山东大学(威海)的合作非常重视,希望双方合作能取得实效。他说,《中国报道》杂志创刊于1950年,是中央直属新闻机构,承担着对外传播中国的重要使命。目前,《中国报道》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融合发展,已成功转型为全媒体新闻平台,在媒介融合的新环境下向世界及时全面地介绍中国。《金融财经》栏目是《中国报道》全力打造的核心栏目,是以刊、网和移动互联等为载体,以图文、视频为表现形式的多媒体栏目。近年来,该栏目已陆续接受部分威海校区新闻学专业学生实习锻炼。双方建立合作关系后,将实现教学资源整合,打破业界与学界的隔膜,为新闻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和优质的学习资源。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促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采访写作水平,使学校培养的新闻传播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张洪祯表示,今后将秉承“为学校负责,为学生负责,为学生工作”的态度开展相关实习活动,让山大威海校区的新闻学专业学生们和《中国报道》的记者编辑一起站在新闻的最前线,捕捉最鲜活的时政新闻,采写各类融合新闻,系统掌握全媒体新闻生产、运作流程,促进学生新闻业务能力的提高。


   

集体合影(张晓涵摄)

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张红军表示,学院高度重视新闻学科的发展。与《中国报道》达成合作后,双方将在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等多方面展开合作,为新闻学专业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去中央媒体、权威主流媒体实习实践,提高技能,锻炼才干;同时可以借助《中国报道》的资源,请更多传媒业界的高级记者、高级编辑走进课堂,为学生讲授新闻业务课,进一步提高新闻学专业培养质量。
       教务处处长闫涛蔚表示,山东大学(威海)是以本科教学为主的高校,非常重视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新闻学专业实践性很强,做好实践教学工作更加重要。双方可在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包括大学生暑期实践等多方面对接合作,应尽快形成一种工作机制,稳步推进合作,对专业发展发挥良好作用。
       张洪祯和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管恩森代表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张红军和张洪祯共同为该基地揭牌。
 

责任编辑:洪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