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保护女性生育力,助力人口健康发展 ——“流产后生育力保护项目”启动会(湖南站)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2-07-08 15:19:5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张洪祯 雷伊宁报道)7月8日,由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生育健康与出生缺陷防控专委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妇幼关爱基金联合发起的“流产后生育力保护项目”在2022年湖南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正式启动。

符淳主委开场致辞

顾向应教授作项目启动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等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为了解决人口生育率问题,党中央先后出台包括“放开三孩生育”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我国著名生殖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黄荷凤院士提出人工流产是女性生育力降低的重要影响因素,保护生育力,促进国家人口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新出生人口1062万,而人工流产手术则做了900多万例。人流手术中,25 岁以下女性所占比例为 47.5%,这些女性中,从未生育过的人所占的比例为 49.7%;中国计生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提到:“青少年已成为人工流产的主要人群之一。未婚青少年(女性)每年人工流产近400万人,占我国人工流产总数的40%,而人工流产是当前不孕不育高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为提高各级医务人员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损伤的认识,探讨及规范子宫内膜修复的治疗,降低不孕不育的发生率。2021年3月,由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委会共同编写的《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专家共识》,正式发布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阅读量已突破6万人,临床热度极高。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顾向应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刘欣燕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郁琦教授等学术专家达成共识,将加强妇产科医生的继续教育与学术交流,重视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规范化治疗,尤其是未婚青少年(女性),广泛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保护育龄妇女生育能力,切实提升群众在妇幼健康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了保护好中国人流女性生育力,助力国家人口长期健康发展,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生育健康与出生缺陷防控专委会和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妇幼关爱基金共同发起了“流产后生育力保护项目”。

在学术年会上,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主委、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生育健康与出生缺陷防控专委会主委顾向应教授作《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专家共识》解读暨和“流产后生育力保护项目”发布。

顾向应教授作《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专家共识》

暨“流产后生育力保护项目”发布

湖南省医学会妇产科主委符淳教授主持项目启动仪式并与学会专家一起启动,妇产科学领域众多专家共同见证。

流产后生育力保护项目的开展,将进一步规范流产后子宫内膜修复的治疗,对提高我国女性生殖健康水平,保护生育力,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雷伊宁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