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洪祯 慕贝婵 报道)山东省潍坊市以创新农村集体公共资源交易运行机制为切入点,将农村集体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起市县镇村“四级联动,一网运行”的新模式,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三资类项目交易活动分散、低效、质量不高的问题,为搞活农村集体经济、加强乡村治理作了有益探索。
(一)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专业化交易系统,实现了交易活动线上运行。研发农村集体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具备招标和竞拍的双重功能,集成产权出让、工程招投标、货物服务采购三项系统交易流程,实现项目自入场登记至中标通知书发放环节的全流程电子化运行。
二是创新标准化交易流程,实现了交易业务规范开展。针对农村集体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特点,结合平台运转功能,探索建立了“村级民主决策、镇街出具意见、农村经管部门备案、进场申请登记、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评审专家抽取、开标、评标、中标公示、合同签订、档案管理”12步标准化流程环节,确保交易过程的规范性。
三是构建四级平台运行模式,实现了交易工作联动互通。制定全市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交易流程,设立10个分中心,着力推动交易平台向镇村延伸,不断拓展交易范围,搭建起了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平台运行模式。
四是推行新型服务保障措施,实现了项目无障碍交易。实行进场交易零等待、投标准入零门槛、招标信息零保留、交易服务零收费、开标预约零障碍“五个零”服务标准,保障项目入场交易。
五是打造风险防控体系,形成了基层治理长效机制。项目入场交易规定列入农村“三资”管理办法之中。对入场后项目各个环节的交易信息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公示的方式。在评审中,实行村民监督员制度,监督员在电子监控室内对评标(评审)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二)主要成效。
一是市场资源更优质,美丽乡村建设再升级。项目信息进入全市统一平台发布,传播范围更广泛,吸引更多有资金有实力的供应商进入农村市场。
二是竞争过程更充分,社会效益再提升。以南宅科村旧村址土地复垦项目为例,该项目预算资金220万元,以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省内外共有14家企业参与谈判,经多轮竞价谈判,最终出资88万元的企业中标,项目资金节支率为60%,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三是一网通办更简捷,交易效率再提速。交易事项全程网上办理,实现一站式服务。在办理程序上,从入场登记开始即可网上办理,整个项目运转流程顺畅,标准明确。
四是交易过程更透明,乡村治理水平再提升。项目交易过程更透明,相关主体对项目交易更放心,有效减少乡村廉政风险防控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责任编辑:慕贝婵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