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洪祯 孙熙然 通讯员高诗宇 李福山报道) 提起黑龙江省龙江县哈拉海乡文固达村的李功平,人人都夸他勤劳能干,是一个“养鸡能手”。但他脱贫之前的生活跟现在可是天差地别。因为儿子患病,治病花费了四五十万,让本来还算富裕的日子变得一贫如洗。2016年,他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年的时间里,他凭借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和踏实肯干走上了致富路,2018年就顺利脱贫。
每天早上,李功平天不亮就起床,将麦麸掺进玉米粉里,用机器磨出细细的鸡食料,添饲料,添水,打扫鸡舍,捡拾鸡蛋,批发销售鸡蛋……这就是李功平一天的生活。虽然很辛苦,但是他说:“这样的生活,换做前几年,根本不敢想。”说起几年前,李功平很是感慨。那时因为给儿子看病,家里欠了30多元的债务。他和老婆一年干到秋,家里生活费和孩子的学费都不够。那个时候他就萌生了发展副业增收的想法,但苦于没有资金。
村里得知他的想法后,村书记张继平说:“这个事,我们来解决。”没有钱,村里带着他,拿上证明材料,多方协调,通过精准扶贫国家小额贷款政策给他贷出了5万元作为养鸡投入资金,解决了启动资金问题。同时积极争取到政府的政策性补助,还帮着联系鸡蛋的销路,联系县里的鸡蛋销售网点,发起爱心订购活动......两年前还是贫困户的李功平,干了两年掌握了养鸡技术,在扶贫政策帮助下,胆子也大了,干劲也足了,收入也稳定了,一年能挣6、7万。2018年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他逢人便说:“党的政策好,一定能脱贫!”
脱贫之后的他继续发展着自己的养殖事业。今年,养殖规模达到 4000只,出售之后年收入能达到15万元。政府的扶贫政策给了李功平脱贫基础,村两委和帮扶工作队帮助他插上了脱贫的翅膀。脱贫后的李功平,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更加有信心了,他的眼里满是憧憬。“来年扩大养鸡场,到时候把鸡全部撒出去吃食。鸡场里挖条引水槽,从外面的坝上引水过来,再买个恒温孵化箱和自动喂料机,密封加温,鸡仔孵化成活率更高。到时候,我这也是高科技自动化养鸡啦!”说起未来,李功平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孙熙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