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洪祯 孙熙然报道)中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抓好党建工作;以区企融合为主线,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区域龙头企业中国一重为先行试点,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区企融合发展新模式;构建起区委与企业的桥梁纽带,在建设党建阵地,发挥在职党员作用、引进人才、培养干部、教育培训等方面相互融合促进,努力把中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打造成为现代产业之城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典范。
首先,中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委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及党员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优势互补、互助共建、协同发展。一是开展组织联建,共享阵地资源。10个社区党组织与10个企业二级公司党组织结成联建对子,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社区党组织支持。利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及企业阵地联合开展“固定党日”等各类联建共建活动,为党员和群众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二是发挥党员作用,参与社会治理。树立“工作在企业、生活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理念,进一步落实“双报到、双报告、双考评”制度,650名企业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所在社区党组织报到,悬挂党员示范户标牌亮明党员身份,带头发挥表率作用,主动缴纳物业费,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楼栋党小组长和党员中心户,助推全区社会治理的全面提升。对于在职党员在社区发挥作用情况,由社区向企业党组织反馈,形成定期沟通反馈机制。三是搭建交流平台,提高党建水平。学习借鉴中国一重抓国企党建的成功经验,结合区情实际,运用到全区非公党组织等其他领域,每年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到中国一重交流党建经验,不断增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意识,提高抓党建工作的水平。
其次,中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委全力支持企业发展,触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合作共赢,协同发展。一是全力实施“三供一业”改造。自2017年起在一重集中家属区实施“三供一业”改造,理解和支持企业,在企业未对一重“三供一业”小区维修改造前进行整体接收,共接收住宅268栋、物业小区26个、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改造中拆扒面积共计67590平方米,拆除遗留多年的仓房和违建9000余处,解决了中国一重领导班子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难题,得到中国一重职工及居民的广泛赞扬,过去的低矮的仓房变成了如今宽敞的休闲广场。二是做好国有企业人员社会化移交。以“交得出、接得住、管得好”为总目标,在全市率先启动退管移交试点工作,移交接收退休人员27899人。区政府投资50万元在区红岸公园建设了一处专门与国企退休人员文娱活动大舞台,利用节假日为老工人、老模范、老党员举办慰问演出,丰富文化娱乐生活,《黑龙江日报》刊发了中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移交工作的经验做法。区委共接收国有企业退休党员750名,全部纳入社区党组织进行日常管理。沿江街道光辉社区举办企业党员迎新会、入户走访、创新组织生活等做法在全市进行推广借鉴。三是部门之间联建结对。按照“业务相近、业务相通”原则,区委、区政府所属26个相关部门与企业相关部门“一对一”联建结对,于2020年10月正式签定协议书,建立业务经常性联系沟通机制,计划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座谈会进行业务交流。
再者,中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委充分挖掘区企资源,多措并举吸引优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一是打造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持续深化校地企合作,联合中国一重、建龙北满特钢等大型企业打造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省内首个大学生实习实训后勤保障中心。燕山大学选派188名研究生深入中国一重、建龙北满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实训学习,深化燕山大学与中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校地企+产学研”合作。二是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引进“丰羽计划”。按照“事业引进、企业使用”的思路,计划连续5年每年为重点企业引进10名“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的优秀人才,为招录人才优先落入事业编制,提供人才公寓、异地配偶安置等优惠政策,储备一批懂经营、会管理、了解企业、服务企业的专业人才。三是开展“区级优秀中青年专家评选”活动。为切实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激发企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企业中专业技术人才纳入参评范围,授予“区级优秀专家”荣誉称号并享受相关待遇。四是为留住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对于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区级以上专家的配偶,在本区干部管理权限内能够进行调转的,根据需要可帮助解决两地分居问题。2020年为2名中国一重管理人员和1名建龙北满特钢专业技术人才的配偶进行了工作调转安置。五是提供助力干部成长平台。在企业和政府之间互派优秀干部进行挂职锻炼,提升干部专业素养,拓展干部晋升空间。六是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先后成立了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改革专班,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的地缘优势,改革专班与中国一重等规上企业建立技能人才招生用工交流平台,做到经验互通、技能共享,积极协助市级技工院校完成招生工作,累计完成既定任务的297%。充分发挥中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两院一校”的教育培训资源优势,打造“订单式”服务,为企业累计开展通用素质培训1407人次,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努力提高企业人才素质。
最后,中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企共同开放培训资源,解决以往培训成本高、资源少、形式单一的问题。一是搭建区企培训平台。构建全区“大党校”格局,企业培训中心与区委党校师资进行整合共享,每年区委党校开展的“走基层巡讲”活动扩大巡讲覆盖面,深入到企业为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同时根据企业需求,选派部分企业干部参加区委党校举办的主体培训班,并为其联系市委党校教师进行专门授课,解决以往培训内容单一、师资力量有限的难题。二是加强工业干部培养。区委党校以提升干部工业知识素养和培育工业后备干部为重点,在科级干部培训班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开展多种形式工业知识培训教育,邀请企业专家对工业知识、全区产业优势及不足之处进行系统讲解。定期组织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中国一重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接受大工业教育,培养出一支老工业基地高素质专业化工业干部队伍。三是开展“普法进企业”活动。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重点向企业职工讲授《宪法》《劳动合同法》及企业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签订合同、劳资纠纷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职工法律素质和诚信守法意识,使尊法守法用法、诚实守信成为企业的价值追求。同时开展“订单式”普法,全面调研、广泛收集了解企业普法需求,实现按需普法。
责任编辑:孙熙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