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洪祯 孙熙然 通讯员高诗宇 李福山报道)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落实,关键在人。按照上级精神要求,黑龙江省龙江县融媒体中心驻广厚村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队队长于华巍上任以来,发扬“钉钉子”精神,全力做好“扶贫”这篇大文章。
深入农户察民情,真心帮扶暖民心。自2017年加入到黑龙江省龙江县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这支队伍中来,特别是任驻广厚村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队队长以来,于华巍带领帮扶工作队队员和乡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得到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广电新闻工作队,访贫问苦不怕累,走街入户做调研,访贫问苦不怕累,宣传党的好政策,讲解扶贫方针对,二零一八新起点,吉祥如意每一天”。上面这首打油诗,虽说不是那么的文采飞扬,但是质朴的话语,却道出了广厚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史文焕的心声。要说这首打油诗的来源,我们还要从2018年开春那时说起。
2018年3月15日,是于华巍和队员马嘉到村报到的第一天。从这天开始,两人便投入到了广厚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用了一周的时间,他俩对全村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后,于华巍就开始了对全村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第一次走访,也与这篇打油诗的作者——广厚村四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史文焕第一次相识了。于华巍在史文焕家中聊天时得知,老史几年前到医院看病被确诊为肠癌,经过放化疗后,病情得到好转,但仍有严重的后遗症。从那天起,于华巍就把老史的状况记在了心里。
一个多月过后,于华巍在走访的路上遇到了正在大葱地里浇水的史文焕。聊天中,史文焕说:“门前的这块地之前扣的大棚,育的水稻秧苗,稻苗起走后又种的大葱,到时候一卖就能多收入点”。于华巍也为之欣喜。由于照料的细心,大葱长势喜人,墨绿色,很是惹人喜爱。转眼到了六月份,长够个头的大葱到了上市的季节,可是当年大葱的市场行情低迷,眼看这两亩地的大葱卖不出去,这可把老史急得够呛。
于华巍得知这一情况后,赶紧帮忙联系销售市场。可是由于价格太低,老史的大葱量又太少,不值当运到外地销售。于华巍说:“怎么的也得想想办法,不能让贫困户辛辛苦苦种的大葱白瞎喽”。就这样,于华巍自掏腰包购买了100捆大葱,分给了单位职工。滞销的大葱这么快就卖掉了,老史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当天晚上,为了感激于华巍,老史又写了一首小诗发了过来——“扶贫帮困好干部,广电书记于华巍,排忧解难为百姓,村民拍手赞不停......”。从这天起,于华巍在村里和自己的单位,就有了贫困户地头的“买葱哥”这一爱称。
像帮助贫困户老史发展生产这样的事儿,对于华巍来说,真是稀松平常的小事。
孙福贵是广厚村四队的贫困户,儿子在监狱服刑,孙子在部队当义务兵,仅剩他一人在家度日,生活艰难。2019年5月28日这一天,他将一面写有“工作实干、为民解忧、有求必应,公平正义、清正廉洁、品德高尚。”的锦旗送到县委组织部驻村办,希望表扬并感谢他们的驻村工作队长——于华巍。
原来,于华巍上任伊始就格外关心孙福贵的生活,没有住房就帮忙协调租房、没有过冬用煤就积极到乡政府争取、家中水井不出水了就帮忙维修、身体不舒服就帮忙代购药品、缺衣少食就主动帮忙资助;2019年3月份,服刑多年的儿子回到家中,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家徒四壁,自己的身体又多病,于华巍见状,马上向上级申请,帮忙办理低保解决燃眉之急。长此以往的关心关爱,孙福贵格外感激,于是偷偷找人做了一面锦旗,才发生了前面那一幕。
帮助低保户老党员董春江家申请残疾人轮椅一台、帮助贫困户盛长财家修缮水井、帮助贫困户租住及修缮房屋、帮助贫困户家门前修路、帮助村里改善办公条件等等,都是于华巍上任以来的一件件实事。
于华巍担任帮扶工作队队长和第一书记以来,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传达学习党中央及各级脱贫攻坚系列会议及领导讲话精神,深化思想认识。作为一名科级干部,严格按照县委要求,常驻广厚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每周周一到周五都吃住在村里,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与村干部、党员代表座谈交流,进村入户调查走访,实地查看了解,在充分掌握全村农业生产实际的基础上,立足全村实际,与乡村两级共同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广厚村精准扶贫帮扶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广厚村精准扶贫的基本思路,为广厚村发展和扶贫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于华巍始终胸怀大局,在积极参与制定《广厚村精准扶贫帮扶规划》、《帮扶干部帮扶规划》的同时,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身先士卒,深入田间地头,处处留下了他访贫解困、真心为民的身影。他还积极主动参加村委会各项工作,他还做起了村里的防火安全员和扫黑除恶宣传员,巡逻在田间地头,向农民宣传秸秆禁烧和扫黑除恶相关政策。
为了让全村的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于华巍担任第一书记后,多方奔走,积极申请立项了广厚村敬老院项目。现在,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当中,2020年末,广厚村的孤寡老人将全部住进新居。
于华巍担任帮扶工作队队长和第一书记以来,真正做到压实主体责任,一心精准扶贫。他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切实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访贫问苦、平易近人、真心为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受到村、帮扶群众的充分认可。
责任编辑:孙熙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