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抗美援朝老兵刘心章的军魂传承

发布时间:2020-11-02 18:06:5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张洪祯 孙熙然 通讯员高诗宇 魏宁报道) 家住黑龙江省龙江县白山镇东白土村的刘心章老人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今年已经86岁高龄的刘心章20岁便参军入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481部队教导连担任班长,1958年回国,这3年的经历是他永生难忘的记忆。

采访当天,刘心章穿了一身军装,站得笔直等待着记者的到来。刚见到记者时,刘心章还有些拘谨,但当记者问起当年朝鲜战场上的场景时,刘心章就打开了话匣子:“我当时在朝鲜时是舟桥兵,我们的职责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1956年3月,刘心章参军入朝鲜,是中国人民志愿军481部队教导连的一名战士。当时,战争双方已经签署停战协议,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力部队陆续撤离。朝鲜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为战后的恢复和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刘心章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跟随部队来到了朝鲜。

“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就是架松川浮桥,当时一个班是在一个船上、分两头儿,中间是桥,部队在两边保护这个桥。三天三夜,我们就在船上飘着,吃饭就吃饼干,不让下来,就那么艰苦。”刘心章告诉记者。

虽然部队到达朝鲜时战争已经结束,他们只是负责战后重建工作,但刘心章在朝鲜与敌人有过一次正面交锋,那一次他与死亡擦肩而过。

“1957年7月,我们在松川上山剿匪。那次剿匪我们一个连打了一整天,敌人跟我们玩游击战。美国和南朝鲜打来的蝴蝶雷、防步兵雷,我们都遇到了。最后抓住一名特务,打死两名特务。”

在那场剿匪行动中,刘心章的战友毕佩宪牺牲了。“当时子弹就在我们身边穿过,身边也都是地雷。我亲眼看见我的战友毕佩宪倒在了我的面前......”说到这,刘心章红了眼眶。回想起战争的残酷,难免让人伤怀。但刘心章说:“我既然命大活了下来,我肯定会带着战友的信念走下去,继续报效国家!”

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返回祖国。刘心章也随部队回国。1961年,刘心章响应国家号召下乡支农,下放到山东省钜野县。1964年又迁入到黑龙江省龙江县白山镇。当时,刘心章在白山镇长山村当会计,虽然身份是农民,但刘心章始终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军人的品格来教育孩子。

在刘心章老人的家里,还能看到他曾经作为一名军人的痕迹。家里被收拾地规规整整,床铺也是整整齐齐。现在的刘心章老人每天早起都会去广场上走上几圈,锻炼身体,回到家后浇浇花,看看书,给外地的儿子孙女打个视频电话,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刘心章告诉记者,国家对退伍老兵的待遇越来越好,儿女也都很出息,现在生活他很知足也很幸福。

刘心章的大儿子刘传军告诉记者,父亲教给他们最多的就是钢铁般的意志和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他经常督促我们要尊老爱幼,要团结互助,自己过得好了也要多帮帮乡亲们。”父亲的谆谆教诲他一直铭记在心。如今,刘传军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经营着一家拥有2000多亩稻田的水稻种植合作社,带领社员们致富奔小康。

大儿子继承刘心章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二儿子则继承了他的铮铮军魂。刘心章的二儿子1989年参军入伍,现在是解放军302医院的团级政工干部。他的小孙女也在今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到部队医院工作。

刘心章及其子女退伍不褪色,一家人把军魂代代传承。

责任编辑:孙熙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