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洪祯 蔡可心 通讯员孙丽丽报道)波光潋滟的海面、鳞次栉比的楼房、静谧安详的街道……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每天都有一架架警用无人机翱翔城市上空。
通过“无人机”天眼,一帧帧城市影像同步反馈到民警的警务终端上,集合成一份份关联数据,推动多警种、多部门合成作战,为宏观掌控治安态势、准确打击违法犯罪助力,为社会治理精准化助力,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助力。
从天空俯瞰一座城,守护一座城,服务一座城,这是山东威海公安机关护卫一方的独特视角,是威海“精致警务”的美丽缩影。
2013年,威海特巡警支队警用无人机如初生竹笋,在工作在摸索中起步,当时无人机价格高昂,他们就边研发边应用多旋翼无人机,以低成本设计研发的机型先后荣获了山东公安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并应用到警务实战中。
2017年,在当年举办的全国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战法演练上,威海公安喜提5个一等奖。威海警用无人机也从研发主导型向应用主导型转变,越来越多为全局工作、为各个警种提供支撑服务。
2018年,市公安局在特巡警支队成立正科级建制的警务航空大队,成为国内首个正式列编的无人机团队,为警务无人机从业人员 “裸奔”问题破局,注入了“强心剂”。以空地一体合成作战为突破,搭建空中警务大数据平台,围绕七大课题开展实战研究,被山东省公安厅命名为首个“全省警用无人机培训基地暨战法研究中心”。
2019年,威海公安发布首个城市全域巡航无人机系统,一时在业界备受瞩目。5分钟快速起飞、30公里半径“无死角”巡航,固定翼无人机突破性应用于各种城市环境和任务。同年,从警务到政务,威海警用无人机团队再次迈出新步伐。
2020年,警务航空大队挂牌“市政务航空应用管理办公室”,警务航空执法执勤、政务航空应用管理双轮并进、双翼齐飞,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为城市治理、经济建设提供专业化空中服务……
6年栉风沐雨,6年一步一阶。在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威海市公安局敏锐抓机遇,果断走“集约化”的路子,专业化程度、实战应用、技战术水平深度提升。
“我们瞄准全国一流、山东领先,在体制机制方面率先破局,组建警务航空专业队,迎难而上、大胆应用,在地市级公安机关专业无人机警务航空队伍建设上趟出了新路子。”威海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叶立耘说。
相比于警种、部门自行开展无人机建设应用的“粗放型”模式,警务航空专业队的建立,充分发挥了“支点”和“平台”作用,避免了重复投资、广种薄收的问题,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效能最大化,促进了队伍专业化。近年来,先后配合刑侦、治安、反恐、国保、禁毒等警种侦办各类专案30余起,完成群体性上访、突发事件处置任务1500余次,在全市指挥调度、大型活动安保、侦查破案、巡逻防控、应急处突等警务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一个二十多平米的工作室起步,由几个民警兼职组装无人机干起,威海公安警航队伍成长为空中尖刀和拳头,承担起为全市警务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撑,指导全市公安机关警用无人机业务工作开展,对民用无人机进行安全管控,为全市政务工作提供飞行服务等重要职责。2019年11月,在山东省公安机关党建带队建现场推进会实地观摩期间,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范华平对威海公安警航模式及业务创新评价道:“非常好,值得推广。”
2019年6月,山东威海荣成、文登、乳山等地连续发生农村集市上盗剪群众金项链的案件。警务航空大队与便衣侦察大队联合行动,在数百米外起飞无人机,从高空按摊位走向对集市人群进行“地毯式”排查。7月中旬,荣成一个乡镇集市上,这一正配合作案的团伙进入无人机“视线”,从人员组成、内部分工到犯罪过程,画面实时回传至专案民警面前,以高某为首的四人扒窃团伙浮出水面。8月29日,收网行动中,两名嫌疑人窜逃至集市旁地势复杂的山林中,无人机一路追踪,引导抓捕民警将其在山洞内抓获。
“零接触”“广视角”“空地一体”……在威海,以空地一体为抓手,警务指挥、作战、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升级。威海公安机关建设“精致公安”三年行动计划中,对警务航空力量与各警种合成作战进行了明确规定。目前,已与全局指挥调度、信访维稳、大型活动安保、案件侦查等近20项主要公安业务建立空地一体合成作战机制。
尤为难得的是,信息融合、数据共享,让无人机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威海市公安局投资7600余万元建成了国内首个全市域覆盖的LTE专网,无人机指挥通信系统融合入网,真正实现了与各级指挥中心和基层全警的共享共用,搭建了服务各项警务工作的“桥梁”。
“实战—战法—教范—实战”,威海公安警用无人机的发展历程,是应用的历程,也是总结战法、提炼教范的过程。作为山东警用无人机战法研究中心,他们围绕“空地一体合成作战、全域覆盖远程机动、全息感知智能侦测、实景图像融合指挥、时空数据共享应用、多维侦测一体管控、高端飞行器警务应用”七大课题,构建起闭环式战法研究机制。无人机集市反扒、案件侦查、全景图像应用等技战法成果在全省推广,举办的山东警用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班考核通过率达到100%。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千里海岸线。过去对近海非法养殖情况排查需乘船沿线勘查,因海水中目标不明显,巡查一遍往往需要数日,且容易遗漏。借助固定翼无人机政务飞行系统,仅一个架次,就完成了从双岛湾到崮山100余平方公里的巡查。
突破与创新往往密切相连。过去,无人机应用以多旋翼无人机为主,存在覆盖面小、航时较短等短板,大大限制了作业效能。如今固定翼无人机真正实现了威海全域巡航。表面看,这是飞行范围的拓展,实际上,它意味着公安民警足不出户,就可以远程操控无人机自动化飞行,实时回传、空地联动、远程指挥,飞行广度和效率数十倍提升。无人机应用模式实现质的跨越,“空中战鹰”视野越来越开阔。
“警务飞行要与政务飞行一体化发展,为精致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对警用无人机工作专题调研后提出新要求。一年来,松材线虫病防治、近海非法养殖巡查、岸线整治、扬尘整治、生态环境巡查、重点项目督查、精致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工程、数字城市建设……无人机轻盈便捷的身影出现在各类重点政务工作中。
今年,威海市政务航空应用观摩推进会召开,33项内容列入年度政务航空应用工作计划,飞行任务覆盖全市8个区、市及开发区的主要建成区,985公里海岸线及近海海域,400余个省、市、区重点项目,94.8万亩自然保护地,121万亩林区,预计全年将完成航空政务飞行5500架次以上,产生超过6TB的航空影像数据。对采集的航空影像,警航团队对接部门“需求端”,分析提取内容,深加工后“精准供应”,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共享、重复利用”,同时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宝贵的基础数据。
警务政务飞行一体化探索以来,先后有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十余省市相关单位三十余批次到威海考察学习。2019年6月,公安部警用航空管理办公室在威海召开会议并实地调研了这一工作模式。
叶立耘表示:“以空中视角助推城市治理现代化,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精致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警务航空的价值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赢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反哺了警务航空的自身发展。”
责任编辑:蔡可心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