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民进中央建议:加强扶贫项目后续资产管理

发布时间:2020-05-25 18:40:3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张洪祯 杨娅 报道)扶贫资产是扶贫资金投资购买兴建和社会各界无偿捐助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农业机械、农业生产设施等固定资产和畜禽林木等农业资产,用于扶持贫困户脱贫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受国家法律保护,各级政府每年投入大量扶贫资金,实施各类扶贫项目,并形成了大量扶贫资产。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目前,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决胜阶段,各地扶贫开发投入持续加大,形成了一大批扶贫项目资产,为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各部门、各镇村,并没有统一的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监管,导致在扶贫过程中,出现了扶贫资金管理不当,扶贫工作过程不规范,扶贫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为此民进中央建议:

完善产权归属制度。由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是实施资产收益扶贫的基础,通过完善产权归属,有利于依法依规使用和处置财产,避免由于产权模糊造成资产流失,损失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整合多个村庄的财政扶贫资金所形成的资产,提高经营主体对资产的预期,促进其管好用好资产,避免资产难以分割所带来的尴尬。

做好扶贫资料的备案,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台账。根据扶贫办提供的扶贫项目实施方案、扶贫资金分配使用方案、扶贫协议或分红协议、项目验收报告、项目决算报告等资料做好备案,详细登记资产的名称、类别、购建时间、预计使用年限、数量、单位、原始价值、资金来源构成、折旧、净值、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和收益权人等相关内容,对扶贫资产的使用变动情况、收益分配情况及时进行补充登记。同时,指导其他承接扶贫项目的经营主体搞好扶贫资产的会计账务处理。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信息化平台,接受群众的监督。将扶贫资金资产等信息纳入平台监管,实现扶贫资金会计账务处理和扶贫资产台账登记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及时反映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和扶贫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认真做好信息录入工作,将扶贫项目有关账目、资产资源的公开交易招投标、财务公开电子图片等相关资料要及时录入监管平台,实现农村财务数据、集体资产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和“三资”直观有效的数据查询、分析、公开等功能,充分发挥平台的政策宣传、民主监督功能。将扶贫资金投入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杜绝扶贫资金贪污侵占、套取挪用、数字扶贫、虚假扶贫等问题。

对扶贫资产在发包、出租、股份合作和发生所有权、使用权转移变更以及出现资产损毁时,进行资产评估,以评估确认结果作为扶贫资产使用和处置依据。对于社会资金投入的产业或其他项目形成的资本和各类实物资产,应由资金投入主体与项目承接平台签订协议,或以公司章程等法律形式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市场主体投资利益回报。

扶贫项目后续资产管理对于扶贫项目维持长久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科学有效地完成扶贫项目的后续工作,才能让财政扶贫资金真正惠及扶贫对象,帮助扶贫对象稳定持续增收,切实改善人民生活。

责任编辑:李祎凡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