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现象早已有之
孙德忠同志2004年从大连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交流到大连市发改委。当时他任外资与贸易服务处处长,后来成为工业经济处处长,当时我就是副处长,他的助手。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我非常震惊,因为前几天才见过,与平日无异。我们赶去大连见德忠同志最后一面的时候,是从天津出发的,我们产业协调司副司长蔡荣华也参加了他的葬礼。孙德忠同志在我们心目中,人品是毋庸置疑的。他性格开朗,不拘小节,有事也不藏着掖着,喜欢和我们开玩笑,大家就算遇到工作问题,他会当面说清楚,不会在背后质疑。
我在大连的七八年时间里,同事家有老人孩子生病,德忠经常嘘寒问暖。就算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他也一视同仁,相互之间打趣,丝毫没有“官架子”,部门气氛很融洽。这次我参加他的葬礼时,看到不少退休的老同志也出席了,大连市去了不少领导,其中包括5位市委常委,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地对他的肯定。
德忠为人热情,他在工业处工作时,如有发改系统的同志去大连市调研,哪怕时间再紧,他都要赶过去看一看,聊一聊近况以及工作方面的点滴。
德忠同志曾经跟我提过,他有早搏现象,心脏有时停顿一下,他不是没在意,而是没办法,他太忙了!碰到工作忙就通宵达旦。他做这一切不仅是为了给大连市打开局面,也是为了企业发展,没有一样是为了他自己。这种精神与劲头,傻得真诚、可爱。
作为多年的朋友,我在葬礼上,想着德忠同志的音容笑貌,非常伤感。我并不是一个脆弱的人,可到现在还是缓不过神来。
奔波为业务,更为抓信息
原来我和德忠一起共事,看着他天天来去匆匆,就觉得很纳闷。后来我明白了,很多事情要落实市里的决策,需要协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更多一手信息。
大连几个大的项目基本上都是这样在交流中得到信息,然后积极争取落地的。我和德忠同志业务接触比较多,一方面,工作涉及大连市项目的具体执行与衔接,另一方面,他经常到有关部委了解信息,掌握行业动态。
譬如,当年大连博格华纳汽车变速箱模块项目,就是他在司里进行业务交谈时了解到的。当时博格华纳想在中国找厂址,他及时将这一信息反馈给大连市领导,市里为此做出安排,最终项目落户大连。奇瑞汽车的落户也是如此。
德忠同志是个有心人,工作中特别擅长抓取信息,凭着这种敏感,结合大连实际,他为工作找到了很好的切入口。大连的“汽车梦”、“乙烯梦”,都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中得到发展。
据我所知,去年德忠同志又就恒力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和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长兴岛炼化项目来回奔波——大连落地的几个重大项目,他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2010年,恒力集团选择了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PTA项目先期规划10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总投资340亿元。一期投资250亿元,建成的2220万吨/年PTA生产线,已于2012年9月投产;2013年新增投资90亿元建设一条220万吨/年PTA生产线,已于2015年2月投产。还有大连市汽车产业园区,为地方打造国家级汽车整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出口和零部件配套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德忠同志的付出也是巨大的。
对于这些项目,德忠同志不仅关注,而且考虑对接。譬如,《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号)文件印发后,他会关注哪些方面提到“大连”。原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部署“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德忠同志就关心,这句话的重点是“航运中心”,还是“国际航运中心”?一个词的推敲,对地方发展格局非常关键,他对政策中的每个字都仔细琢磨。
由于很多工作都由发改委牵头,德忠同志只要遇到问题,就会向大连市有关领导汇报,然后市里协调职能部门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办法。事实上,现在新上一个项目和园区,前期谋划和筹备虽已比较缜密,但从宏观和长远考量,仍需要发改部门做大量协调工作。
陪家人时间少 幸福只能追忆
孙德忠同志不知疲倦地奔忙着。在我的印象中,他常年背着一个挎包,身份证随身携带,只为说走就走地出差。有时候出差半夜返回大连,早上领到一个任务,便再次启程赶赴新的地方。
我记得在2010年1月5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二天,我们前去恒利的总部苏州市吴江区,仅在一个月内,我们去了5次,恒利那边来人6次,我们并肩工作,印象深刻。他表面上看,性格大大咧咧,但只要是投入工作,心就变得很细,什么都要兼顾到,心里有一本账。
我知道,德忠同志虽然没有时间陪伴家人,但是他们家人感情很好。我经常听到他给妻子打电话,嘘寒问暖。我还笑他说,年纪这么大了,腻歪不腻歪,他笑笑不说话,非常甜蜜。
如今,德忠同志去世了。他的去世,对于家人是一件无比悲痛的事情,家里也失去了顶梁柱。作为多年的朋友,目睹此情此景,真的很心疼。
我想在我身边,以孙德忠同志为代表的发改人还有很多,他们也只是在自己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作奉献的普通人。我觉得那些活着的、爱岗敬业的“孙德忠们”,应该有更多人知道。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李明思)
责任编辑:刘碧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