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洪祯 李祎凡 通讯员徐雯雯 于成松 王航宁 报道)“我们去参加了一次旅游推介会,回来电话就被打爆了!旅行社、游客纷纷咨询牡蛎游!”山东省乳山市乳山牡蛎欢乐城的负责人王磊没有想到,乳山牡蛎的品牌已经有了这么大号召力。但仔细回想,却又并不觉得意外,2019年夏天,位于乳山市海阳所镇的牡蛎文化园游客如织,牡蛎宴、特色海文化深深吸引着各地游客。
“牡蛎+乡村+文化旅游”,在乳山市刚刚兴起,却已在业内掀起波澜,这应该归功于乳山市多年来在牡蛎产业发展方面的不断耕耘。2016年,乳山市被授予“中国牡蛎之乡”,2018年“乳山牡蛎”荣获“山东省优秀地理标志产品”,2019年“乳山牡蛎”荣获“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牡蛎,早已成为了乳山市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乳山市与世界牡蛎学会签订牡蛎产业高端发展框架协议
在2019年11月结束的第八届国际牡蛎研讨会上,乳山市与世界牡蛎学会签订牡蛎产业高端发展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乳山牡蛎高质量发展,将“乳山牡蛎”培育成世界知名品牌,将乳山打造成国际知名的世界牡蛎产业示范区。
从名不见经传的海产“土货”到享誉国内外的生鲜“大咖”……短短几年时间,凭借品质好、品种优、品牌响,乳山跻身全省乃至全国牡蛎产业新高地。
做大做强牡蛎产业这篇“文章”,除了产业本身以外,其“衍生品”也不断闪耀光芒。近年来,融合文化、旅游,借助旅游美食项目开发、牡蛎文化节等活动的持续举办,增强了乳山牡蛎文化底蕴,打好牡蛎特色牌。
其中,备受推崇的“牡蛎+旅游”,就是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以牡蛎为特色的美食旅游项目,推出牡蛎宴,发布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美食名片和旅游目的地,推动牡蛎产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
牡蛎+干白孕育出一场蚝门盛宴
在“牡蛎+旅游”线路中,“牡蛎+干白”是非常令人期待的一环。“乳山牡蛎配干白,味道太美了!”每个来到绿城台依湖酒庄酒小镇的游客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勤劳智慧的乳山人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明了这一富有创意的牡蛎新吃法。“乳山牡蛎+台依湖干白”的经典组合,也再一次刷新了大家对乳山的认知。
与法国波尔多在同一纬度上的乳山,葡萄栽培与酿造历史悠久,优良的生态环境让乳山成为酿酒葡萄的高端种植区之一。依托优质的葡萄酒产区、精湛的酿酒师团队、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自台依湖2014霞多丽干白在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上喜获金奖后,绿城台依湖酒庄酒小镇酿出的酒已斩获国内外32项大奖。
近年来,依托葡萄资源优势,乳山深耕葡萄产业发展链条,将葡萄从种植延伸到葡萄酒生产、葡萄酒庄建设及生态休闲旅游,发展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复合型高效产业,一串葡萄吃出了多种“口味”。而“乳山牡蛎+台依湖干白”的牵手,也加快了乳山牡蛎走向世界的步伐。
结合“乡村振兴”文章,乳山还启动了牡蛎小镇规划,通过深入融合牡蛎产业、特色旅游、城市文化、休闲养生等元素,真正让牡蛎成为乳山一张响亮的名片。
乳山牡蛎文化园一角
牡蛎小镇并不是“牡蛎+小镇”的表面融合,而是建设一核、两带、三轴、六片区的空间结构。一核为小镇综合服务核,两带是陆上生态边界线、海上生态边界线,三轴是城市功能联系轴、城市景观联系轴、牡蛎产业联系轴,六片区是小镇核心展示区、牡蛎加工集聚区、牡蛎商贸结算区、牡蛎康养度假区、牡蛎产业研发区、渔港物流服务区,立体化地将小镇定位为“生态海岸、魅力岛湾”,融入科研、科普、现代环保产业及生态观光旅游要素,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最大化协调。
拥有“江北牡蛎第一镇”之称的海阳所镇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健康食品、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电子商务等产业,累计投入1亿多元实施了镇域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发展的承载力。特别是以建设牡蛎特色小镇为发展中心,围绕构建“牡蛎+健康”“牡蛎+旅游”“牡蛎+养生”“牡蛎+电商”的大牡蛎产业发展格局,引进配套食品加工企业,延伸牡蛎上下游产业链条,培育打造牡蛎产业聚集区,整合沿岸码头设施和餐饮景点,建设集休闲旅游、海上垂钓、“渔家乐”民俗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园区,进一步促进牡蛎产业的纵深发展。
责任编辑:李祎凡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