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江苏苏州狮山、横塘街道率先进入智能化

发布时间:2019-06-15 20:42:0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张洪祯 实习记者胡晓菲 报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一批又一批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肌体持续扩大。城市劳动力增多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也使得“城市病”越来越重,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困扰着人们。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狮山、横塘街道率先在全区范围内试点,运用“互联网加大数据”的思维,按照“智慧效能街区”建设要求,服务于智慧政务“5+e”的总体布局,全力构建狮山横塘街道“政务服务大数据中心”,实现对街道全域运行状态进行感知、分析和服务,推出“多网融合、双网运行、一网治理”改革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主动迈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一步。

据介绍,苏州市狮山、横塘街道的“智慧效能街区”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数据种类丰富,街道政务服务通过大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从多个维度拓展了信息获取渠道,打破了各部门系统的信息藩篱。其一,通过申请对接区大数据中心、区安监、区环保、区信用等专项数据,街道已经实现了包含社保、计生、人口、交通等多个方面的23个业务条线的数据汇聚;其二,狮山、横塘街道拥有300多个网格员、网络巡查员,他们随身带着机器,随时随地都在不断地采集数据,对各自网格区域内人员、房屋、企业等基础数据做到应采尽采。二是数据在基层的应用场景丰富,在放管服的背景之下,运用大数据的力量践行简政放权、公正监管和高效服务的理念。大数据的运用,推动服务窗口的内容通过终端向居民延伸,包含居家养老服务、补助金等的发放都通过终端进行,办事窗口由柜台移到网络平台,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办事不再需要“多串门”。数据还向外围延伸,通过线上平台,实现数据融合对企业的监管,各个时段上班的人数等都得到综合分析。

“智慧效能街区”在建设的过程中坚持融、行、治相结合的办法。一是把握融的关键,强化“多网”的密度,整合多方力量。在建设街道大数据中心之前,各个部门的数据是相互分离的,在街道层面形成信息藩篱,除非人为地将其链接,否则彼此的数据始终处于一个“玻璃罩”之中,信息无法实现共享,社会治理工作无法有效推进。例如水污染的问题仅仅依靠环保局的力量无法解决,需要结合公安部网络定位系统、城管、安监、劳动监察等力量进行综合监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基层社会的治理离不开各部门的联动作用,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建设中面对的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是各部门错综复杂的权责作用的结果。通过综合运行监测,各部门的力量集中在其一起,发挥出巨大的合力。二是夯实“行”的基础,提升“双网”的高度,始终以人民为导向。构建“智慧大脑”云平台和设立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形成“天上一片云”“地上一中心”的服务板块,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的作用。同时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广泛发动群众,发挥群众的力量。互联时代,民众监督效能更加显著。居民利用手机终端平台“随手拍”功能,随时随地记录下街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大数据中心收到信息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相关部门的调度、信息流转,实现高效运作、行之有效。三是突出“治”这个目标,拓展“一网”的宽度。强化包括党建引领、源头预警、应急处置的三项机制;厘清“为民服务清单”“网格巡查清单”“综合执法清单”三份清单;建强为民服务、网格巡查、综合执法、志愿宣传四支队伍。从街道建设的各个主体出发,形成管理服务的一张“大网”,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由依靠警员巡查的机制向网络巡查转变,摆脱了原有机制动态性大的弊端,更好地管理和服务,走好基层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可见,由治理走向“智”理,是城市包容性发展的基础,更是为城市建设提供更优方案的必由之路,发挥大数据的效用,让智慧遍及城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共同体。

责任编辑:洪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