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马镜茹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衡水市医疗保障局局长顾雪表示:提高医疗保障服务质量是保障民生的重大举措,也是医保事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
目前,困扰医保服务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专业医保队伍建设不完善。一方面,医保管理人员配备和监管部门职能有待改进;另一方面,服务人员总量有待增加、素质有待提高。顾雪代表通过走访调研发现,造成医保队伍实际建设与发展要求存在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基层医保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随着我国医保制度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医保服务人员需求不断增长。基层医保服务人员与配置方面明显落后,医保经办力量薄弱,医保队伍人员相对匮乏,向乡、村下沉不够。
二是医保队伍管理与统筹层次不匹配。多数省市都实现了市级统筹,但县级医保部门大多实行属地管理,在医保管理上造成一定难度。
三是监管力量还比较薄弱,专业化监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些管理人员存在管理经验不够、执行力不强的情况,致使部门在制定政策、监督服务方面存在困难。
四是晋升渠道有待完善。医保队伍尤其是经办人才缺乏职称资格晋升空间,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多数公立医院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医保人员的学习机会有限,缺乏系统培训计划和资源,导致医保人员晋升渠道相对有限,其职业发展受到限制,专业人才的积极性明显下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提出构建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经办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服务下沉,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加强经办服务队伍建设,更好地为新时代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顾雪代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推动统筹区医保部门垂直管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探索推进市地级以下医疗保障部门垂直管理。通过市以下医保部门垂直管理,对经办机构的整合再造,建立与统筹层次相适应的经办管理体系,有利于整合资源,有效统筹管理“人、财、物、事”,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经办力量的互助、互补;有利于推动医保政策加快落地实施;有利于提升基金监管效果,医保基金实行统一收、支,提高基金规划和使用绩效;有利于医保基金实施全流程、多层次的监管,智能监管手段一体推进,保障医保基金安全。
二是补强基层医保队伍,推动经办服务下沉。目前基层医保部门人员严重短缺,对乡村下沉不足。建议国家出台各级医保工作人员和服务人群比的指导意见,科学设置,补强经办力量,建立完善乡、村两级医保专兼职代办员制度,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乡村医生的作用,延伸经办服务触角,实现医保经办省、市、县、乡、村全覆盖。
三是强化专业的监管队伍建设。在推动市以下医保部门垂直管理的同时,整合各县市区力量,推动组建市级统管的专门的监管机构,科学设定机构职能,提高监管能力。
四是在职称资格中增加医保管理专业。加强医保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结合医保部门实际,增加医保管理专业技术资格序列,打开医保专业人才专业技术资格晋升空间,激发医保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医疗保障队伍建设事关民生大计,需要相关部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部署,优化医保服务人力资源配置,为群众提供便捷可及、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接续推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陈芷彤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