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全国政协委员张金英:加强失能失智老人照护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4-03-04 14:16:0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张洪祯 陈芷彤 报道 通讯员 黄卓然)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据国家卫健委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养老是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

基于我国养老现状,全国政协委员张金英拟提交《关于加强失能失智老人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提案指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失智对老年人的身体、心理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导致其经济负担加重、生活质量降低。目前我国老年人对健康照护的需求逐渐迫切,但仍存在老年健康照护体系不健全、养老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尤其在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和养老问题上,亟需着重考虑和应对。

失能失智老人的长期照护和养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家庭照护压力大、医疗服务支撑不足。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家庭成员需要承担较重的照护责任,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成本,但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经济和精神负担加剧。目前,养老院对于失能失智老人只能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且护理收费较高,家属难以承受。大多公立医院很难解决长期住院问题,尚不能满足失能失智老人医疗需求。

二是专业服务人才短缺。养老服务人员总体数量不足,尤其是基层人才严重缺乏。按照国际惯例,每3位老人需要1名护理人员。以我国4000万失能老人为基数测算,护理人员需求约在1000万人,加上失智老人则需求更大。此外,护理“人才荒”、人才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并存。

三是信息不对称。失能失智老年人及其家庭往往对照护资源和服务了解不足,无法有效获取所需信息。

四是缺乏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面向老年人及其照护者的健康教育,包括失能预防,尤其是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分类管理等宣传教育亟待加强。

为缓解照护压力、让失能失智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针对上述问题,张金英委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建立多层次的照护服务体系。政府主导完善家庭、社会力量、政府共同参与的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即医院、养老院、社区、家庭共同参与的全链条养老体系,按照老人健康状况,在医院、养老院、社区、家庭中实现顺畅转介,使资源合理分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满足不同程度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需求。

二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培养更多护理人员、康复师和心理医生,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为失智老年人提供更专业的照护服务。鼓励大学或专科院校、培训机构开设养老照护、老年护理等专业,充实专业人才;加大对社区全科医生老年精神病学技能培训,提高诊断、治疗能力;加大养老院护理员护理技能培训;加大科普宣传,使家庭成员掌握基本护理技能。

三是建立信息平台。建立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信息平台,包括照护资源、政策法规、专家建议等,提高失能失智老年人及其家庭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四是加强社会支持和宣传。加大对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的宣传力度,增加社会对失能失智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加强失能失智老人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减轻照护压力,提升失能失智老年人生活质量,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更多老年人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责任编辑:陈芷彤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